近日,兩江新區深改委印發《兩江新區建設產業功能區實施“鏈長制”工作方案》(簡稱《方案》),將建設“10+1”產業功能區、實施“鏈長+鏈主”雙鏈制,推動土地集約節約、項目有效落地、產業成鏈成群、服務一體高效,助力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范區“兩高兩區”目標。
具體怎么做?8月3日,兩江新區建設產業功能區實施“鏈長制”工作部署會上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了相關情況。
“鏈長制”聚焦哪些領域?
6大制造業 4大現代服務業 1個協同創新區
根據《方案》,兩江新區將立足現有基礎和比較優勢建設6個制造業、4個現代服務業和1個協同創新區功能區,空間范圍包括已供和未供的共86平方公里工業用地、30.9平方公里服務業用地,涵蓋汽車產業功能區、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高端裝備產業功能區、生物醫藥產業功能區、航空航天產業功能區、新材料產業功能區、現代金融及國際消費產業功能區、國際貿易物流產業功能區、會展文創產業功能區、數字經濟產業功能區、協同創新區功能區。
其中,汽車產業功能區將瞄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轉型升級,加快突破車輛控制核心軟件、車規級芯片等核心技術,打造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和國際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基地。
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將重點利用水土新城,加快建設兩江半導體產業園,加快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超高清視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協同創新區功能區將著力打造全要素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為其余10個產業功能區做好智力支撐,到2035年累計孵化科技企業500家,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5000項,帶動產業鏈實現產值3000億元。
建設產業功能區實施“鏈長制”用意何在?
實現產業成鏈成群土地集約節約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羅藺表示,建設產業功能區實施“鏈長制”,將有助于補齊補強兩江新區在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推動實現土地集約節約、項目有效落地、產業成鏈成群、服務一體高效。
例如,新招引的項目將直接導入對應產業功能區,存量項目逐步引導向產業功能區遷移,探索建立單位面積投入強度、產出強度及稅收貢獻機制,從而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引導點狀的產業分布發展成鏈狀的產業聯動,進而形成網狀的產業集群發展生態。
又如,“鏈長制”將明確一個總牽頭,上下貫通、聚合資源,推動機關力量下沉,緊扣“園區、產業、企業、項目”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便捷高效服務。同時,積極探索建立園區、企業、鏈長、鏈主評價機關績效的機制,切實推動資源要素向產業鏈群集聚、政策供給向產業鏈群傾斜、工作力量向產業鏈群加強。
兩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順介紹,產業功能區劃分充分考慮了產業發展空間、生產空間、生態空間的統一。兩江新區對“十四五”規劃中關于產業發展的規劃進行了“鏈條化”地梳理,明確每個區的空間范圍、產業布局和實現目標;同時按照科學性、合理性、前瞻性的原則將產業與空間進行匹配,在匹配時充分考慮“政、產、學、研、創、投、融、用”八大要素的可獲得性,推動產業與生態的相互促進。
“雙鏈制”如何實施?
“鏈長”“鏈主”各司其職 5項機制保障落實
為確保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建立5大保障機制。
鏈長牽頭機制明確,“鏈長制”由“鏈長”和“鏈主”兩個部分組成?!版滈L”由政府層擔綱,分“總鏈長”和“分鏈長”?!翱傛滈L”職責包括做好產業摸底調研、研究細分產業鏈條、明確“分鏈長”和“鏈主”,著力構建“一個產業功能區,一名‘總鏈長’,若干‘鏈主’,一個招商團隊,一個服務專班,一個專家顧問團隊”的工作格局?!版溨鳌庇僧a業鏈龍頭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產業協會或聯盟負責人等擔任,職責包括協同制定產業鏈工作計劃,協同推進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點項目的配套及落實,充分發揮好頭雁引領和生態主導優勢。
此外,目標導向機制明確以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圍繞園區、產業、企業、項目需求提供服務等;政策支撐機制方面明確實行集約節約用地制度,加快標準化工業用地改革試點等;專家顧問機制要求一個產業功能區形成一個戰略咨詢支撐團隊等;統籌聯動機制明確各責任單位在總鏈長的統一領導下開展空間布局優化、產業鏈群謀劃等工作。(記者 王天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