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重慶保稅港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響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扛起扶貧使命,用心用情用力開展扶貧工作。重慶保稅港區對口幫扶黔江區金溪鎮清水村和忠縣新生街道鐘壩村,為全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了港區力量。
提高站位保質量
保稅港區高度重視定點扶貧工作,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重慶市精準脫貧攻堅實施方案》要求,堅持每年初召開一次黨委會,專題研究對口幫扶計劃和措施,每年底聽取一次定點扶貧工作情況匯報,每年中實地調研一次對口幫扶村,與區縣政府和當地村委會開展座談,定計劃、定思路、定措施,通過精準施策促進對口幫扶走深走實。同時,要求港區全體領導干部職工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抓好落實,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全面提升脫貧質量,持續鞏固脫貧成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對口幫扶顯成效
黔江區金溪鎮清水村,境內以山地為主,山高坡陡,土地貧瘠,平均海拔在 700米左右。全村幅員面積8.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73.28畝,人均耕地2.66畝,林地面積4892畝。轄6個村民小組,500戶1649人,原有貧困戶60戶207人,其中保稅港區集團對口幫扶8戶25人。作為市衛計委牽頭的第一組成員單位,重慶保稅港區集團對口幫扶了清水村的8戶25人。
自2019年3月13日起,保稅港區以增派駐村第一書記的方式,對口幫扶忠縣新生街道鐘壩村。鐘壩村距離忠縣新生街道8公里,距離忠縣縣城 23 公里,幅員面積9平方公里,地處譚家寨山麓腹地,海拔在410—1127米之間,村內山地居多,平地少,土壤質地差,保水保肥能力弱。全村耕地面積3126畝(其中水田1230 畝),森林面積54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5%。全村轄8個居民小組(社),當前在籍總戶數651戶、總人口2000人,原有建卡貧困戶64戶224人,占全村在籍總人口11.2%。 截至2020年末,鐘壩村建檔立卡貧困戶64戶224人已全部脫貧;低保40戶64人、特困11戶12人、53名殘疾人及一般戶中重點戶的“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均得到全面解決,高質量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及各級脫貧成效考核。
補齊發展短板,改善發展環境
扶貧工作,發展是基本。五年來,保稅港區堅持不折不扣的落實市委、市政府及扶貧集團各項工作部署,真抓實干,共計撥付脫貧攻堅資金約656.45萬元,有力助推了對口幫扶的兩個村改善基礎設施和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支持清水村啟動基礎設施項目21個,其中建成硬化公路4條11.5公里,村道2條3.9公里,拓寬改造公路2條5.38公里,新建人行便道4.5公里,產業路4公里,公路橋1座。建成通迅基站2個,4G網絡信號及光纖覆蓋率達100%。建設1個農家書屋和1戶文化中心戶,安裝村廣播終端13個,舞臺1個,健身器材5套,送文化進村演出10余場。
改善百姓人居環境
協助兩村完成C、D級危房改造73戶,破舊住房“五改”127戶;助推村衛生室升級改造,為安裝鐘壩村安裝太陽能路燈53盞、無線電廣播1套7組,實施33戶貧困戶衛生廁所改造。
實施人飲改造提升工程
支持清水村開展人飲改造提升工程,通過增加水源點、維修水池等,新建水源點7個、新建水池6口,維修水源點2個,維修水池5口,實現全村所有農戶飲水安全有保障;完成鐘壩村約10公里集中供水系統整改優化,實現281戶自來水入戶。
落實教育資助政策
協助清水村落實教育資助政策,為鐘壩村高考學子發放2.2萬元高等教育獎學金,實現兩村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無輟學、失學情況。
結對幫扶更精準
為切實掌握清水村對口幫扶貧困戶實際困難,在思想、精神、生活、技能、就業、創業等各個方面為貧困戶助力,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港區建立了貧困戶愛心幫扶機制。
強化“一對一”結對幫扶機制
以黨支部為單位,“一對一”結對幫扶分配的8戶貧困戶。通過實地調研、電話定期溝通等方式,深入了解貧困戶實際需求,精準制定資金、產業、消費等方面的幫扶舉措,持續助推貧困戶穩定增收。集團各黨支部分別赴清水村開展結對共建活動,并召開對接座談會與貧苦戶面對面談心,詳細了解他們的家庭基本情況、經濟來源、“兩不愁三保障”落實情況和脫貧愿望,結合實際開展幫扶工作。
領導帶隊多次深入扶貧一線解決問題
5年來,集團主要領導和各位分管領導,先后20余次率隊實地察看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挨家慰問幫扶貧困戶,到村到戶到人調研摸底,認真了解貧困戶實際需求,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并與當地干部及駐村扶貧工作隊開展座談交流。
產業扶貧“造血”
在為貧困戶“輸血”的同時,更加注重堅持因地因戶、協調發展,立足現狀、謀劃長遠,不斷提升當地群眾“造血”功能。
在原有產業發展方面,協助幫助兩村突出發展主導產業,大力開展果樹栽培、栽桑養蠶、建筑工匠等實用技術培訓20多期,截至目前,清水村共發展蠶桑1104畝,獼猴桃、脆紅李等特色水果760畝,發展羊肚菌、蔬菜等390畝,養殖中蜂300桶,土雞6200只;鐘壩村共發展生態雞養殖3800只,“西瓜紅”紅薯50畝,紅心獼猴桃養殖450畝,年畝產約1000斤。
在新生產業“造血”方面,助力完善鄉村旅游規劃,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工作。完善“鐘壩-望水-天池”成片發展鄉村旅游業規劃,引進布澤學校戶外教培基地、120畝白茶種植園項目先后落地,并推進旅游企業投資洽談。引進豪果農業公司建成50畝白茶鄉村旅游項目,結合股權化改革試點形成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村集體經濟及貧困戶2年分紅6萬元。設計鐘壩村Logo標志、特色農產品包裝及鐘壩村系列文創產品,導演攝制《鐘壩村宣傳片》1部。配合實施200萬元鐘壩村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消費扶貧強助力
堅持把消費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銷售農戶農產品代替簡單的給錢給物,切實幫助當地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
一方面,保稅港區積極推動農特產品走進“港區食堂”。采購黔江區金溪鎮和彭水縣貧困戶生產的蔬菜水果、畜禽肉蛋、五谷雜糧等農產品,實現“綠色菜進食堂,愛心菜上餐桌”。2020年,港區分別對彭水縣、城口縣、萬州區定點采購農特產品76.7萬元、52.3萬元、43.4萬元,全年共計完成消費扶貧采購224萬元,全面完成了兩江新區下達的目標任務。
另一方面,港區通過 “金溪農場”、 “愛購保稅”等電商平臺打造扶貧產品專區,展示清水村和鐘壩村扶貧農產品,通過集團工會慰問、動員港區廣大職工通過愛心認購方式助推消費扶貧工作。
截至2020年底,港區共開展愛心認購“土雞蛋”、“脆紅李”、“獼猴桃”、“土雞”、“橄欖油”等多場消費扶貧活動,認購金額約11.8萬元。5年來,港區共計完成消費扶貧金額達245.8元,有力的助推貧困戶增收,助力脫貧攻堅。
凡所過往,皆為序章
站在我國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的新起點
港區將把扶貧工作重點
轉入防返貧、脫轉富階段
持續下力氣幫助對口幫扶村
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拓展消費扶貧路子
將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來
向著鄉村宜居宜業、
農民富裕富足的目標邁進
在推動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
譜寫更加出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