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重慶日報策劃的《2020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發展藍皮書》發布暨2020重慶智慧應用示范案例頒獎盛典舉行。
圖:重慶日報
包括重慶保稅港區兩路寸灘保稅港智慧物流共享平臺在內的十個項目被評為2020大數據智能化十佳應用案例。
在眾多智能化項目中,為什么兩路寸灘保稅港智慧物流共享平臺能夠脫穎而出?
兩路寸灘保稅港智慧物流共享平臺聚焦人工智能在智能物流應用需求,依托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運用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自動化立體庫、自主式AGV小車、自動駕駛叉車等裝備為依托,構建面向港口、物流園區的智慧物流倉儲、運輸、配送等關鍵場景的智慧共享物流中心。推動上下游企業之間采購、生產、物流等業務流程的協同,優化供應鏈的運作過程,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智慧物流應用示范基地。
在位于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的智慧共享物流中心,每天,你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近10輛AGV小車(無人智能搬運小車)在一座大型自動化立體倉庫里往返奔忙,運送裝有內存顆粒、電容電阻等電腦零部件的料箱。
這些智能小車的行車路徑、與工人以及其他設備的配合,都經過了精準計算:AGV小車行進到倉庫的輸送線一端自動停下,等著載貨;此時,重慶飛力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智能訂單系統自動向立體倉庫發出貨物出庫指令;一個料箱隨即被一臺堆垛機從高處取下,放在輸送線上;料箱迅即到達輸送線的另一端,并被放到AGV小車上,小車調頭就走,直奔指定的上貨點……
在一大堆料箱到齊后,接下來的任務就交給了自動駕駛貨車。這輛貨車沿著規劃好的路線前進,開得十分平穩,料箱很快就被運送到1.5公里外的旭碩科技(重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目前,智慧共享物流中心項目已建成3.8萬個庫位的自動化立體倉庫、電子物料倉儲/配送物料標識體系及無人化智能運輸體系等設施和系統,配有堆垛機、AGV小車、自動駕駛貨車等一系列智能化設備。同時,中國電信重慶公司運用MEC(移動邊緣計算)、切片等新型技術,為項目提供低時延、大帶寬、高可靠的網絡支持。
有了這些高科技,從貨物入庫、出庫到配送的大部分環節實現了智能化,且準確率達100%。由此,倉儲成本和人力成本降低20%以上;而旭碩科技等接入該中心的企業,其供應鏈運行成本平均降低10%以上,物流效率平均提高10%以上。